昨日上午,天津市推動居民服務“一卡通”暨社會保障卡創新應用合作儀式在市人力資源發展促進中心舉行。市人社局與9家金融機構共同簽署第二期《天津市社會保障卡創新應用服務合作協議》。
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養老助餐補貼對象為我市8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和一些特殊困難老人,2024年擴大補貼覆蓋范圍,將70歲以上7類特殊困難老人也納入進來,新增受益人口6萬餘人。“我們采取補老人與補企業的‘雙補貼’政策,即:每位老人每日補貼一餐,每餐補貼3元;老人家食堂獲2元運營補貼。采用社保卡作為服務結算卡,由‘津牌養老’智慧平臺統一核定補貼資格和次數,實現‘網上辦、零跑動’。”該負責人說。
“我們錨定‘一老一小’,繼續拓寬社保卡的應用場景。”市社保中心副主任宮強介紹,在服務老人方面,目前正在重點推廣老人在社區食堂就餐的應用場景,老人持社保卡可一步完成身份認證與餐費支付,十分便捷。在服務學生方面,今年將有兩三所學校落地使用社保卡替代校園卡,整合就餐、借閱圖書、宿捨門禁等功能。“近期我們將在天津理工大學舉辦整體校園一卡通的啟動活動,預計3年覆蓋全市約90所高校。今年還會開展促消費活動,用社保卡的金融支付功能可享受高額補貼,與微信、支付寶支付類似,目的是讓更多百姓使用。”宮強說。
2020年以來,我市建立由18家市級單位組成的工作專班,高效推進“一卡通”工作,在交通出行、就醫購藥、文化旅游、借閱圖書、養老助餐、惠民補貼、政務服務等領域不斷拓展應用場景,讓社保卡成為公共服務的“民生卡”、百姓生活的“貼心卡”。
據介紹,未來5年,我市將在鐵路、交通、醫療等領域深入挖掘、優化社保卡的應用場景,持續拓展社保卡創新應用合作領域,推出更多“一卡通”數字化服務,為構建智慧城市、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注入新動能,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、順民意的便利服務。(記者 廖晨霞)









